zbr1127编者语:
雨过春潮展云卷云舒,天角星垂带万家灯火,楼檐影绰送华光流彩,步履随行赴良辰佳话。这晚八点整,王军义博士迈着稳重沉着的步伐准时到达与你我相约的地点,相视一笑便是相识,相对而坐便成融洽,这一次的采访,就在这样一个温馨的气氛中轻快地开始了。
背景简介:
王军义,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2009年7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9年9月开始攻读东北大学理学院系统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9月到我院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张化光教授。目前发表论文20篇,其中被SCI检索10篇,包括第一作者5篇。
他执着于科研,而且硕果累累。博士就读期间获取了“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B类”、“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C类”、“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D类”、“张嗣瀛教育基金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等奖项和资助。
他乐于奉献,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工作,曾就职于校研究生会宣传中心。各方面出色的表现,使得他先后获得了“沈阳市优秀研究生”、“东北大学三好研究生”、“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光荣称号。
张弛有度,缜密与阳光并存
在我们采访王军义的时候,他成熟内敛却又大方善谈的特点让我们印象极深。平易近人的问候,体贴到位的理解,这让我们感到很放松,也非常愿意和其多多交谈。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王军义在研究生期间是校研究生会的成员,组织并参与了很多活动,他谈到研究生会的成员们很辛苦,不但要保证自己的学习,还要处理好部门内的各种繁杂琐事。须知,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王军义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建议,他说首先要在心里明确好学习与工作孰轻孰重,这样当我们的学习与工作相冲突时,就能很果断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在学习时想着工作,也不要在工作时惦记着学习,专注才能把事做好。最后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效率,对于参加学生组织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考验,更是一项必备技能。只有把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兢兢业业,不误工作,他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加强;钻研学术,感恩生活,他的梦想也因此近在咫尺;笃定信念,坚持理想,他的人生因此绽放更大的光芒。用他的话说,他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于千万人之中不足为奇,可这样一个张弛有度,缜密与阳光并存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从自身向外界传递着正能量,无论何时,他身上朴素而宝贵的光芒都在影射着身边的人,于简单中优化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锐意进取,成就最好的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有梦想,但梦想不能用嘴实现,需要我们日日夜夜的拼搏学习,不断学习是到达梦想之巅的一步步阶梯。对于大学学习,有的人抱着不挂科的态度,有的人抱着无所追求的态度,有的人抱着拿奖学金的态度,而你是哪一类人呢?对于学习,我们可能会有许多疑惑。在这次采访中,王军义讲述了他丰富的学习经验。他在采访中谈到,关于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方向,即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只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为之奋斗。其次要端正学习态度,即抱着拿奖学金的态度去学习,并相信自己,别人的劝诫是良言,最终的态度由自己。明确了方向,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可或缺,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时间的长度不等于效率的提高,我们一定要做到用心学习,从而事半功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军义着重强调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宽度将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希望大家多思考知识的本源,不要沉迷于刷题战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觉得学习枯燥,用心聆听,你一定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如果你因为学习中的压力想要放弃,去游泳吧,把所有的烦恼与不幸抛弃在水中;去跑步吧,把所有的抱怨与忧愁丢弃在风中。我们需要轻装上阵。如果你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不要待在宿舍玩游戏虚度光阴,去图书馆坐坐,去自习室看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你若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它便快乐;你若觉得它是痛苦的,它便痛苦。那我们何不让它变得快乐呢?王军义的肺腑之言让人感触很深。
关于王军义自己的求学之路,同样充满艰辛。考入我校后,努力学习,抓住机遇攻读博士,逐渐克服最初的恐惧感。每天坚持去实验室,看文章,查找资料,坚持科研,一待就是十几小时。这样单一的生活并没有让他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坚持学习,发表越来越多的论文,这样一点一滴的坚持逐渐走到今天,依然不放弃对学术的执着。他的不懈坚持与奋斗使他先后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D类”、“张嗣瀛教育基金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等奖项及“沈阳市优秀研究生”等殊荣。他的荣誉不是朝夕而得,而是脚踏实地的实现。要想获得成功,必先一路披荆斩棘!
热爱生活,用微笑照亮方向
生活不可能永久的一成不变,很多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产生诸多变化,我们也会接受,并对其进行一定的预期。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习惯与适应。改变生活方式与习惯,适应新的环境与生活,才能在这个环境中更好的生活,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攻读硕士阶段,王军义度过了学生生涯中相对清闲的一段时光,“导师找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去讨论,其他时间都自己支配,感觉很自由。”但当他开始攻读博士的时候,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每天去实验室一坐就是一天”,王军义这样描绘自己的博士生活。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每天两点一线,单调重复,在常人眼里都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多人都输在了奈不住寂寞,坐不住板凳,没耐心,没定力,所以才最终放弃了继续学习,但王军义不是这样的人。
最初的王军义也无法适应,他也会觉得很无聊,而且当听说昔日同窗事业有成,娶妻生子的时候他也会有一些不平衡,也会迷茫于自己的处境。但后来他学会了适应,“当很多同学,学长都在实验室里读书,看论文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和他们一起学习,其实渐渐的也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枯燥了。”现在的王军义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且乐在其中,他觉得看论文,阅读文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过程可能无趣,但做出成果时的成就感还是足够让人喜悦的。”而且,这其中也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督促,他的导师张化光教授是个热爱科学,专心科研的人,王军义表示从他身上学习了很多。
快速的适应帮助王军义迅速融入了博士的生活与学习状态,让他能更好的投入到科研与学术之中。
寄 语:大学时光亦长亦短,亦美好亦平淡。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抓住机遇,把握青春,绽放梦想,带着目标去学习,带着理想去工作,带着热情去生活,忙忙碌碌才是充实的大学生活,脚踏实地方能成就最好的自己!祝愿大家都能实现梦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