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引领时代发展 潜心育人塑造国之栋梁——记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孙秋野教授

作为电气领域与控制领域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以及专任教师,孙秋野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他从不分工作日、休息日,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学生培养的创新工作放在首位,常常通宵达旦,直到工作全部完成或令其满意为止。“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这是孙秋野的真实写照。

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深度融合以及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研究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控制方法,设计研发能源互联网核心设备,将极大促进我国能源革命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构建。

为此,孙秋野面向信息能源交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新能源控制、能源互联网安全高效运行理论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及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在能源互联网的终端建模、协同控制、分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的创新贡献,并研发了自能源信息感知、非侵入式检测、能源互联网协同控制、能量路由器以及能源互联网相间能量转换等类感知、控制、优化装置及其综合协同优化系统,这些装置及系统已投入批量生产、现场应用或者挂网实验。

孙秋野根据能源网络分布式泛在化发展趋势,提出了自能源这一能源互联网基本能量单元,具有能量全双工传输和单元区域自治调控的突出特性;建立了多能耦合双工流动的可解释自能源机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GAN技术的机理-数据混合驱动方法的自能源动态模型辨识策略;设计并研发了自能源信息感知设备及非侵入式检测装置。该学术贡献共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18篇,其中SCI检索11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独著),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其中代表作“基于GAN技术的自能源混合建模与参数辨识方法”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孙秋野立了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分级协同控制体系,提出了分布式自适应动态谐波功率一致调控方法,实现了谐波的抑制,研发了能量路由器和能源互联网协同控制装置,突破了综合能源系统广域动态能量平衡的行业瓶颈问题。该学术贡献共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31篇,其中SCI检索17篇,出版中文专著1部(独著)。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15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201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8年硅谷发明展银奖。

孙秋野融合不同工质能源时间尺度特性及其多样控制策略,统一建立了自适应时空信息融合一致协议,构建了复合广域数据深度与宽度的异质能源双层自学习算法,提出了以多能安全高效为目标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多目标自学习动态优化策略,设计研发了能源互联网自适应调优控制装置与柔性动态调控系统,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的高质高效运行。该学术贡献共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23篇,其中SCI检索17篇。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美国、欧洲发明专利4项。其中代表作能源互联网多能源系统最优功率流中国知网“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双语数据库”收录并获得67届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奖,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多项大奖。

此外,孙秋野作为一名认真、严谨科研工作者,先后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015),沈阳市高层次人才(201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等荣誉称号,荣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也是全国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及“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主要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T Cyber-Physical Systems:Theory & Applications》、《IEEE Access》、《自动化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期刊编委,任IEEE PES中国区会议委员会副主任,自动化学会能源互联网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委会新能源学组副主任等学术兼职。

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高屋建瓴,于宏观处构建思政理论体系;润物无声,不经意间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这是孙秋野对立德树人的全新定义孙秋野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思想育人、教学育人、实践育人”的原则,积极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争当践行立德树人、带动事业发展的领路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贯彻落实思政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题,创新开展“问道”在线工作,以教师“供给侧”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引领带动学生“需求侧”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

孙秋野通过提出人才成长的定向公式及“ICEer”冰客计划,对拔尖人才开展精英教育、对学习弱的群体重点关注针对大多数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努力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孙秋野作为东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活跃在人才培养第一线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瞄准国际前沿问题,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树立科研理想,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严守红线,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育人为先,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以及师者仁心,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孙秋野作为东北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坚力量,其所授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入选东北大学首批“课程思政”校级示范建设课程。他在专业课上畅叙严谨求是的科学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正是东北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

“广大专任教师要心怀家国天下,热衷教书育人,夯实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潮流。方能培养国之栋梁”。孙秋野多次强调并身体力行将其奉为准则。